top of page
情意培養




【食育】味覺的背後,可能有故事
多年前,我在副刊中讀到一篇特別的文章,文中作者提到,某天她突然懷念起母親擅長的滷肉,為了一嚐那思念的滋味,她決定親自下廚。費了好一番功夫後,料理終於完成,只是嚐著她自己做的滷肉,不知怎麼地,好似少了一味,怎麼都不及其母親從前料理的滋味。於是,她體悟到:原來當人離去後,有些味道就這麼隨之消散,來不及保留下來,而她對此懷抱遺憾。
這是她思念的味道。我特別愛這篇故事,對當時年紀尚輕的我來說,它有特殊的意義。
味道可說是一種抽象的情感,除了表面的滋味,其實所嚐的也是人生百態。無論是奢華還是樸實,它的背後都有一段故事,若不是文字的摹寫,我們根本抓不著它的氣味,然而,味覺說來其實單純,若沒有那些特別的經歷與體會,情感的層次或許就無法這麼豐富了。
食物背後所隱含的意義實在太多,我開始思考著,在這重視「食」的時代,除了自己手做的技能外,孩子是否還能從中學到些其他東西?除了親手種植之外,什麼樣的體驗才能夠讓孩子習得更深的正向情意?
◎延伸閱讀(僅供參考)
1. 食育 孩子動手種、學習煮→http://goo.gl/xo4qCj
2. 吃中學,學中吃 →http://goo.gl/DxZqxK
3. 良露家之味(閱讀筆記)→http://goo.gl/6QmRXA
4. 各國都吃什麼樣的早餐→http://goo.gl/nNzBfu
5. 食育3力,教孩子吃飯要惜福→http://goo.gl/Pjf2LB
建置中,謝謝您:)
建置中,謝謝您:)


建置中,謝謝您:)
建置中,謝謝您:)
bottom of page